《金陵止戈人》以志願者視角紀念「華小姐」魏特琳。圖為影片劇照。(取材自新京報) 分享 facebook 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前夕,一部由90後中國女生導演拍攝的短片《金陵止戈人》,近日在紐約國際艾美獎頒獎典禮上獲獎。短片時長僅有一分鐘,表達對抗日戰爭期間,庇護萬餘名中國婦女兒童的美國教工魏特琳(華小姐)的紀念。新京報報導,艾美獎是美國本土電視行業最高獎。國際艾美獎是艾美獎的一個分支,面向全球除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。今年,國際艾美獎向全世界18至30歲的青年導演徵集一分鐘短片,主題為「女性和平使者(female peacemaker)」。《金陵止戈人》11月22日入圍國際艾美獎青年創意組評獎,並最終在200多部入圍短片中突圍,獲得「女性和平使者」單元最高獎。 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iframe { margin:auto; display: block; }

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> div { margin: auto; display: block !important; }該片開頭講述了一名中國女生,獲得一個前往伊拉克做志願者的機會,並為此做出練習口語等準備工作。短片快要結尾時,畫面轉至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歷史影像,字幕出現「紀念明妮·魏特琳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她在南京拯救了1萬名難民」中英文字樣。報導指出,短片導演駱翼雲1991年出生於南京,留美已經是第七年。她表示,短片拍攝靈感,來自外婆的長期熏陶。「魏特琳所救中國難民中,就有我的外婆。」在短片中,駱翼雲使用了南京人更為熟悉的名字「華小姐」。明妮·魏特琳(Minnie Vautri)中文名華群,1886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。1912年初,魏特琳到了中國,創辦合肥三青女子中學。1919年,魏特琳來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學(南京師範大學前身),掌管校務,並籌建新校園。1937年,南京淪陷後,金陵女子大學成為專門收容女性難民的庇護所,魏特琳也成為難民所的負責人。期間,日軍衝擊金陵女大校園,魏特琳受到打耳光、刺刀威脅,但她四次拒絕美國大使館撤離要求,堅守校園,保護了超過1萬名中國婦女兒童。駱翼雲說,短片中的中國女生年齡設定在20出頭,要去伊拉克做志願者。實際上,「華小姐」也是20多歲在美國讀書時,到中國做志願者,有一層隱喻的含義,表現出這種國際志願者精神在延續。據報導,在駱翼雲看來,世界範圍內,一提起二戰軸心國罪行,很多人就會自然想起猶太人。這是因為大量文藝作品在反覆敘述歷史,提醒世人的結果。駱翼雲表示,拍攝這樣一段短片,希望喚起更多人的歷史記憶,透過文藝作品表現中國人在二戰中所受的苦難。駱翼雲指出,短片拍攝器材就是她的Iphone 5手機和自拍桿,演員都沒有要片酬,大家免費幫忙,靠著「一腔熱血」在幹活。製作總成本大概是100多美元。駱翼雲獲得美國國際艾美獎。(取材自新京報) 分享 facebook 公教房貸試算

我想申辦玉山信用貸款請推薦我貸款的銀行 很困惑的人個人信貸 約10~15萬 貸一年a小額貸款利率>房子貸款20年攤還本金 請專業人士幫忙答覆關於信用卡代償問題?(急)D26BD8BE24387642
arrow
arrow

    f37jq65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